【创建发展访谈录⑬】李闯创:一路走来和南科大一起成长
发布时间:2020-12-01   浏览次数:5243

4cbf6059a84ad474e907bc58c22fcdb6-sz_170671.webp.jpg李闯创

李闯创是化学系教学副系主任、教授。他说,当年的选择非常正确,确实是一路走来,跟南科大一起成长,一起发展。

 Q:您2013年来到南科大工作,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李闯创:南科大的创校精神是“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我的名字里有闯、创,好像跟我不谋而合。确实这个创校精神让人深受鼓舞,真的感觉到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先锋。尤其是当时朱清时校长提出的很多改革举措特别振奋人心,我觉得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潮流。我老家是广西的,回南方生活吸引力更大一些。我觉得南科大的发展潜力比较大,当时也比较年轻,所以我就毫不犹豫,希望能加入南科大。

 Q:现在再回头看当初的选择,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李闯创:我觉得当年的选择还是非常正确的,确实是一路走来,真的是跟南科大一起成长,一起发展,真的是亲身目睹了南科大的快速发展。陈校长任内学校拿到了博士点,应该是国内最快速度拿到博士授予单位,这个非常了不起,也相当于解决了我们年轻老师最大的一个难题。我们可以带研究生了,这也是南科大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笔。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陈校长给我打电话。我入选了一个国家级的人才项目,陈校长亲自打电话祝贺我,这让我非常感动,也感觉深受鼓舞。我也希望自己更加努力工作,回报南科大。

 Q:您的科研是什么方向?取得了一些什么样的科研成果?

李闯创:我是做天然药物合成的,我们也希望做创新药的研发,希望通过人工合成的办法来获得更多的原料样,或从合成的过程中得到一些药物的现代化,也许活性更好,希望为创新药物的研发做出一些贡献。确实系里面,这些年也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非常感谢南科大的支持,包括经费,学生等等各种支持,我个人也获得一些荣誉,包括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在南科大是第一位,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都是南科大的第一位,对我个人来讲,也是创造了我个人的历史。

 Q:对于南科大的教学科研环境,您有怎么样的感受?

李闯创:南科大的条件还是非常好的,我们是新建的学校,所以很多仪器都是最先进的。我们有最新的仪器,为科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有好的仪器出成果就快。另外一点南科大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就拿我们化学系来讲,现在有两个院士,大概有百分之七十以上PI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这在国内大学里面是非常了不起的。南科大追求卓越这一块还是体现得非常好。老师们都希望可以做得更好,真的是没有最好,只有做得更好。这一点尤其在我们化学系体现非常明显,南科大化学系也是从无到有,现在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南科大各个学科都很强,陈校长也说过南科大没有弱的学科,都是强的。

 Q:科研的体制机制方面,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李闯创:南科大体制相对比较灵活,新建学校没有那么多包袱,一些政策相对也比较灵活。比如现在对我们教授来讲,独立PI,就是课题组长制。比如我的实验室,基本都是我说了算。对于做事情来讲,效率会高一些。学校对招进来的老师,都可以给启动经费,这是一个很好的保障,老师也没什么后顾之忧,这样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学校也建了配套的学校,像幼儿园、小学,都是为了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

 Q:您能不能谈一谈早期带学生的经历和感受?

李闯创:我上过教改班的课,教改班的学生也在我课题组做了科研实验,他们后来出路都非常好,比如化学系几个学生基本都出国深造了,都非常不错,真的很优秀。确实他们受到的关注度和得到的关怀,得到的支持都很大。这也是南科大“小而精”办学理念的体现。刚开始我们还没有获批博生点的时候,我们就把南科大的本科生当成研究生来培养。手把手教他们,他们后来出路都挺好。其实他们的综合素质还不错,接触的课程,接触的科研还是蛮不错的。

 Q:您觉得南科大在办学风格上类似于世界上哪些知名高校?

李闯创:可能类似于加州理工这种“小而精”的大学。比如师资力量都是针对小而精,老师的水平确实非常高。其他的科研条件,在国内来讲是绝对一流的。前两年很多人希望来南科大看一看,究竟是什么地方这么神奇,短短几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很多人来了之后对学校评价都很高,还有一些年轻学者想来申请南科大的职位。他们觉得南科大的职位越来越难申请了,真的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我们有一个教授群,每天里面都有好的新闻,就是好的科研成果在某个顶尖的杂志如《自然》《科学》上面发表。

 Q:南科大的目标是要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您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闯创:希望国家、教育部、广东省多多支持南科大,增加博士生的招生指标。因为南科大优秀的老师那么多,但是学生少,就限制了更加快速的发展。我们现在就是缺乏博士生。因为正常博士生要做5年,硕博连读。比如说课题组如果是博士生的话,我会给他很难的课题,让他可以安静下来做5年,然后这样可以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如果说学生少,再加上考核压力,我们可能也做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赶快出成果,很难静下心来做更难的课题。目前我们在做一些世界上非常顶尖的科学难题,都是世界上顶尖的课题组在竞争的课题,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合成的天然产物分子,我们也在挑战。另外,希望市里和学校对年轻人支持力度更大一些,比如经费、实验室规模等,尤其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受到空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