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好!我叫张至,是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毕业生,也是一名95后的创业者……”
张至正在汇报(图片来自《新闻联播》截图)
2020年10月15日下午3时,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简称“双创周”)正式启动,南科大首届毕业生张至的创业项目入选重点项目。在启动仪式上,他作为唯一的大学生创业者和科技创业者代表,与李克强总理连线交流。
张至毕业于南科大材料系。2016年,与导师孙大陟共同创办了南科新材公司,这是南科大首批校办企业。公司从事新材料开发与进口替代,在疫情期间,他们发现医护人员护目镜常被雾气模糊,紧急开发纳米防雾涂层,有效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用科技支持战疫。
张至表示,他的创业
源于南科大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
创知、创新、创业
是南科大的办学特色
南方科技大学着力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和具有科学素养的企业家。
——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给予创业学子最好的指导和支持
南科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创业的空间和资源支持。
设立创新创业学院
结合当前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和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南科大设立创新创业学院。学院志在为国家培养具有优秀的创新思维、较高理论水平和突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已招收了200余名工程硕士,建设了2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建立较为完备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开办创新创业课程和大讲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校开设了丰富的创新创业课程,强调跨学科知识整合和实践能力,并将创新创业大讲堂作为《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实践部分。
开设创新创业工作室
学校专门给学生开设了创新创业工作室,组织学生团队参加全国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学生创新项目立项21项,获得各级奖项10项。
导师全面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南科大的学生创业,得到了导师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教授团队创办高科技企业也是南科大创新创业一大亮点。目前,南科大的教授团队牵头成立高科技企业近50家,企业获得社会支持,并积极向企业转移转化科技专利/专有技术,有效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受聘于南科大创新创业学院的业界导师近200名,形成业界导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创业导师给予资源支持,产业教授提供更广阔平台的良好格局。
创新创业学院张冬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创新创业课题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
南科大在学生中举办创新大赛,促进学生创新热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并帮助将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公益价值。大赛提供种子基金对获奖项目后续发展给予支持。南科大孵化器公司还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导师等服务支持,技术转移中心提供协助专利申请等服务。
对外合作推动创新创业
此外,学校还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加大对外合作推动创新创业。学校开展实质性合作企业超130家,从深圳高新企业聘任产业教授近200名开展相关科研和教学,形成了完备的从产学研合作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体系。
敢闯敢试
南科学子在创业路上
南科大毕业生科创联盟
将科研创业的梦想汇聚在一起
今年6月,张至连同两名南科大科研创业毕业生——2017届材料系毕业生闵浩迪、2018届毕业生郭恬子,共同发起成立南科大毕业生科创联盟(校友自愿发起的社会团体),共享经验、共享信息、共享资源,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带动,真诚交流、真诚合作,努力实现共同发展。
张至:信任是南科大给我的最大支持
从南科大本科毕业后,张至与材料系副教授孙大陟共同成立了南科新材公司,投身于新材料技术开发、转化与产业化运作。南科新材为南科大首批校企联合企业之一,张至是南科新材的执行总裁。
“孙大陟教授最初是我的专业导师。在他的指导下,我一开始做润滑油添加剂相关的一些研究。当我和孙教授谈及它的实际运用价值并想将其产业化时,我得知他有很多产业化的经验,而且他也有将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想法,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孙教授也从我的导师变成了我的合作伙伴,一直到现在。”谈起与孙大陟老师的合作,张至充满敬佩与感激之情。“不论是作为我的导师,还是作为我的合作伙伴,孙教授都给予了我充分的尊重、自由和信任,同时也给了我很多的机会与支持。”
除了老师,学校的信任与支持对张至公司的成立和发展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学校非常支持产业化的想法,公司成立时,为加快推进的效率,很多事情都是‘特事特办’。在公司成立之前,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校资产公司派专人协助我处理这些问题,给了我很多‘软性’的支持。当然,最大的‘软性’支持是学校的信任。而在公司成立以后,学校也给了很多‘硬性’的支持,比如现在公司的办公地点就是学校的场地,这给我们公司的工作开展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张至说。
护目镜防雾酒精湿巾
郭恬子:在南科大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2018届毕业生郭恬子,在本科阶段,她带领南科复材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并获得融创300万元资金支持。她最终放弃了深造机会,选择留深创业。
从高中就梦想着科研创业的她,在南科大得到了有力支持,“我在南科大成长的四年,也是南科大自身成长的四年,我愈发深刻地感觉到,支撑我们学校的,不只是科研或者教学,还有文化、思想、创意之间的碰撞,正是这样充满活力的环境,让我得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林嵘宇:服务社会,提高研究的价值
今年年初,校友企业深圳市凌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给学校捐款,设立“凌宇奖学金”。这是校友发展基金获得的首例校友企业定向捐赠。
凌宇教育公司由2017届物理系本科毕业生林嵘宇创办,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科技,为师生创造更好的教学互动平台。林嵘宇是2017届南科大毕业生,硕士毕业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我们做研究,发文章不是最终目标,与社会结合,用自己的研究为社会做点事情才能让我们的研究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林嵘宇说。
曾歆勋:南科大给我的成长提供了所有的要素
2019届毕业生曾歆勋创办的深圳市南风点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探索互联网+餐饮模式的公司之一,服务4个城市10所高校10万大学生,员工近百人,月售近百万元。
“南科大给我的成长提供了所有的要素,当我怀揣创业梦想要去逐梦,学校虚位以待送我离开;当我立志求学想要重返校园,学校张开双臂欢迎我回来。”曾歆勋说,在以“创知、创新、创业”为特色的南科大,他拥有了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包容,可以让他当初一展抱负实现创业的梦想,也可以后来有机会复学完成未竟的学业。
马昊:用创业帮助乡亲改善生活
2020届本科毕业生马昊,创办了东府人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将家乡的土特产和农副产品通过电商店铺进行销售。目前公司营业额过千万,旗下有四家店铺,每年还在增长。
“因为创业,我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和坎坷,成功真的不是说说就来的” ,用自己的公司帮助家乡脱贫、让乡亲改善生活,是马昊的创业梦想,“当初创立公司不是单纯地挣钱,店铺被家乡父老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我是带着给他们的承诺做这个公司和店铺的,如果我做不好,放弃了,就会对不起他们,我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期待。”
创知、创新、创业,南科人一直在路上!
资料来源:创新创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等
值班编辑:杨奂彦
责任编辑:劳湘雯